-
2022-04-01廢氣處理裝備能力怎么提高
-
2022-04-01污水處理環境發展
-
2022-04-01廢氣處理新型環境污染治理技術
垃圾焚燒廠要掀開簾子讓人看, “裝、樹、聯”為推進行業信息公開、加強綜合整治奠定基礎消毒
●越不想讓別人知道,別人就越不相信你。應該掀開簾子,讓公眾知道垃圾焚燒工藝如何穩定運行,看明白了就不懷疑了。
●有輿論認為,生活垃圾焚燒項目排放不達標是處理過程偷工減料導致,實則不然。有運行管理等軟件問題,也有工藝選擇、設備選型等硬件問題,特別是一些項目采用所謂中國特色的垃圾焚燒工藝,在排放穩定達標上存在較顯著問題。
●行業走向良性軌道一方面要加大對企業環境監管力度,對超標嚴重的項目和企業嚴厲處罰;另一方面,在界定是否超標方面,也要建立更加科學和符合實際的評判體系。
◆中國環境報記者 崔煜晨
今年年初,環境保護部開始組織在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開展“裝、樹、聯”工作,以加強信息公開和公眾監督,促進垃圾焚燒行業提高環境管理水平、實現全面達標排放。9月30日,這一工作全面完成。業界認為,垃圾焚燒行業的環境監管已經進入了新階段。
然而,這項工作能否全面推動企業實現穩定達標排放,推進行業環境信息公開,破解“鄰避”效應?垃圾焚燒行業污染控制水平提升,從“鄰避”到“鄰利”還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在近日由中國環境報社、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主辦的第三期綠金匯產業沙龍上,與會嘉賓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裝、樹、聯”是個開始
是環境主管部門對行業加強綜合整治的工作之一,為精準執法、促進行業提升穩定達標水平提供依據
今年4月,環境保護部印發《關于生活垃圾焚燒廠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設備和聯網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垃圾焚燒企業于2017年9月30日前全面完成“裝、樹、聯”三項任務,逾期仍未完成的垃圾焚燒企業將依法嚴肅處理。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排污收費管理處處長楊子江認為,“裝、樹、聯”是環境保護部垃圾焚燒企業綜合整治系列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旨在通過進一步推動企業環境信息公開,鼓勵公眾監督,切實督促企業規范運行管理。
“越不想讓別人知道,別人就越不相信你。應該掀開簾子,讓公眾知道垃圾焚燒工藝如何穩定運行,看明白了就不懷疑了。”他說。
據介紹,早在去年,環境保護部就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環境保護專項執法檢查,以集中掌握各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和企業的基本情況、設施運行情況、污染物排放情況和應急措施情況等。
“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才能準確地在已經投入運行的項目開展‘裝、樹、聯’工作。”楊子江介紹說,下一步,環境保護部將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和措施,更加精準地執法,確保絕大部分垃圾焚燒企業處于穩定達標的狀態。
而針對業內比較關心的如何界定超標問題,他也表示,對此將完善一系列的判定標準,做好數據連續監測。以“裝、樹、聯”為例,大屏幕上的數據每5分鐘刷新一次,如果看到一個數據超標,要排查其中是否具有偶然因素,明確其與持續超標的區別。
徐海云也認為,一方面要加大對企業環境監管力度,對超標嚴重的項目和企業嚴厲處罰;另一方面,在界定是否超標方面,也要建立更加科學和符合實際的評判體系。這樣,才能使行業發展走上良性軌道。
記者了解到,目前“裝、樹、聯”工作已經完成。那么,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對這一工作有怎樣的感受?
“開展‘裝、樹、聯’工作一方面促進行業提升治理水平,努力在污染控制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具有科普作用,加深公眾對垃圾焚燒的理解,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北控固廢事業部運管總經理張恒力認為,目前通過技術手段等各方面評估,垃圾焚燒是環境容忍度最高的處理方式之一,選擇這一方式也將成為趨勢。然而,項目水平參差不齊,公眾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
光大環保(中國)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史煥明也表示,從行業來看,“裝、樹、聯”工作能夠推動垃圾焚燒發電市場凈化,具備實力的企業不僅可獲得國內市場認可,還能進一步走出去,有利于開展海外市場。
據了解,光大已經將市場擴展到歐洲、東南亞等地,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公司率先建立信息透明機制。2015年8月,公司就開展在官網披露所有運營垃圾發電項目的排放標準及環境管理信息。
不達標的原因在哪里?
除日常管理漏洞,工藝設備、末端控制等硬件設施不合理,一些項目采用所謂中國特色焚燒工藝,在排放穩定達標上存在較顯著問題
業內普遍認為,落實“裝、樹、聯”,有利于進一步明確企業責任,倒逼企業綠色轉型。在垃圾焚燒行業外部環境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企業應該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以垃圾焚燒爐爐溫為例,溫度低于850度要馬上啟動助燃裝置,讓溫度迅速恢復至正常。環境保護部環監局的調研結果顯示,采用自動控制的系統,做得好可以一分鐘之內恢復正常,不太好的也能在3分鐘之內恢復。
而問題是,沒有采用自動化運行的系統,可能由于管理人員反應不及時出現問題。“這就需要企業精細管理,在加強運行管理方面,還有潛力可挖。”揚子江表示。
“目前我國不少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存在不能穩定達標的問題。”中國城建院總工徐海云直言,有輿論認為,垃圾焚燒項目不達標是處理過程偷工減料導致,實則不然。他解釋說,在目前公眾高度關注、環境監管趨嚴的壓力下,企業冒著違法違規的風險節省少量的處理費用并不劃算。
徐海云表示,一些生活垃圾焚燒項目排放不達標,有運行管理等軟件問題,也有工藝選擇、設備選型等硬件問題,其中硬件問題可能更為突出。
同時,有專家指出,一些項目采用所謂中國特色的垃圾焚燒工藝,目前在穩定達標排放上存在比較顯著的問題。
張恒力介紹說,近幾年北控收購了不少垃圾焚燒項目,在此次“裝、樹、聯”工作中,為了實現穩定達標,都在進行大面積改造。張恒力介紹說,公司大部分收購的項目都是老廠,工藝設備比較落后,目前湖南常德、山東泰安等地的項目都進行了拆除改造,改為爐排爐技術。其中投入最大的是煙氣處理環節,占用了近2/3投資。
他表示,一座垃圾焚燒處理廠建設初期的設備選型、設備標準,都將影響處理垃圾的效果,要把好這一關。目前,在“裝、樹、聯”要求下,數據上傳倒逼很多企業開始猛練內功、提升改造。
史煥明也表示,“裝、樹、聯”工作提升了現行行業標準管理標準,目前公司所有項目均為自主投資建設運營,采用工藝成熟、運行穩定的爐排爐,在工藝設計、工程建設、運營管理方面符合“裝、樹、聯”管理標準。
近年來,我國垃圾焚燒行業快速發展。據徐海云透露,今年年底,將有290多座垃圾焚燒發電廠建成投運。未來幾年,行業發展速度可能更快。因此,要從建設時就做好投資、設計等各方面工作,特別是注重硬件設施的建設。
數據看得見,現場走進來
企業要切實做好信息公開,豐富公眾參與手段,通過設立開放日等,加深與公眾的理解和信任
據了解,通過有的發達國家和地區實踐來看,垃圾焚燒設施不僅排放控制水平高,垃圾焚燒廠還承擔了景觀、景點、教育等功能,積極融入社區發展。在“裝、樹、聯”等綜合整治工作的推動下,我國垃圾焚燒廠能否逐步實現這一目標?
楊子江強調,切實做好環境信息公開是增進公眾、地方政府、企業之間理解和信任的一個重要途徑。環境保護部在抓垃圾焚燒監管過程中,除了企業要加強運行管理以外,也希望借助公眾監督這一重要手段。
“此次在垃圾焚燒行業單獨規定‘裝、樹、聯’,特別是在門口樹大屏,就是為了讓周邊公眾直截了當地了解行業和企業的情況。”他說。
在垃圾焚燒廠門口樹立大屏幕,既滿足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又體現企業的環境守法自信。史煥明也認為,這一方式非常直接、有效。
他介紹說,垃圾焚燒廠樹立的電子屏上公布的是每臺焚燒爐的運行溫度、煙氣排放參數,非常有代表性的,公眾可以通過看參數的辦法連續監督。而這些參數不光在大屏幕顯示,還直接連到國家、地方各級環保監督部門的監控中心。
徐海云對此表示,垃圾焚燒行業重塑信任是一個過程,應從點滴做起,無論開展“裝、樹、聯”還是要求企業規范化,這都是在重塑信任過程中具體的事情。此外,正確的輿論宣傳也很關鍵,對于垃圾焚燒行業的報道應該實事求是,讓公眾真正了解這個行業。
“垃圾焚燒企業主動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對于加強對公眾的環保宣傳教育、提升公眾的環境意識,提高地方的環境保護水平都有積極引導作用。“張恒力認為,設立開放日,公眾能夠到垃圾焚燒廠參觀,將有不同認知,對科普和增進信任作用很大。
在這方面,光大環保開展了先行實踐,在對外披露環境信息的基礎上,設立了公眾開放日。據了解,公司的垃圾焚燒廠在建時就可以接收學生、政府等各方參觀,現在更是將每月第一個周末設立為公眾開放日。
“要充分尊重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贏得信任與支持;主動接受公眾監督,設立公眾開放日,全面開放設施;主動將環境管理信息、數據在‘線上’實時公開。”史煥明說。